返回

太平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3章 回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你就错了!”曹操摇了摇头:“没错,的确很多人想要他死,但想要他活的人也不少,而且很有实力。最要紧的是,他自己很清楚有人想要他死,早就有了防备,而且他现在羽翼已丰,手下有了不少爪牙,你想他死可没有那么容易!”

    “那,那我该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等着他势力越来越强,最后杀我?”蔡瑁急道。

    看见蔡瑁这幅六神无主的样子,曹操又是鄙夷又有几分怜惜,叹道:“照我看,你最好是早些和我一同回雒阳吧!”

    “回雒阳?”

    “对呀,你在雒阳,他在江陵,就算他想报复你,一时间也没有办法,时日一久也许就淡了呢?”

    “这算什么主意!”蔡瑁急道:“就算我去了雒阳,蔡家可还在襄阳呀!而且我将来难道永远不会荆州不成?我是想要你出个替我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知道你是想我替你把孟德除掉,一劳永逸。可你是我的朋友,他也是我的朋友,我不会向孟德告密,自然也不会替你出计去害他!”曹操冷笑道:“而且阿瑁你这个遇事毛躁的习惯最好改改,你当初让人去害孟德的时候可曾想过如果事情不成怎么收场?没有吧?你觉得他就是区区一个亡命他乡的孤,弄死他就和弄死一只蚂蚁一样。可结果呢?你如果这个性格,就算这次过去了,以后还会惹上更大的麻烦,那时候再怎么办?再把对方杀掉?”

    此时蔡瑁已经被曹操说的满头冷汗,他苦苦哀求,曹操却是面色如铁:“阿瑁,我也不瞒你,我和孟德之间不光是意气相投,而且我们今后要合作的事情还多着呢!害他性命的事情我是绝对不会做的,如果我是你的话,要么立刻去雒阳,要么乘着脸还没撕破,备上一份厚礼,上门谢罪。孟德这个人手段虽然果决,但心肠却不硬,只要你态度放低一些,他应该不会伤你的性命!”说罢,曹操向蔡瑁拱了拱手,转身上了马车,离开了。

    “阿瞒,阿瞒!”看着离去的车影,蔡瑁顿足,又是失望又是沮丧,他犹豫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决定暂时先回襄阳,再做打算。

    ————————————————————

    江陵,码头。

    号角响起,两条艨艟被推离堤岸,顺流而下,为后面的装满了士兵和粮食的大船开路。蔡不疑站在甲板上,头戴武冠,一身簇新的鱼鳞甲让他看上去威风凛凛,岸边的人们发出猛烈的欢呼声,就好像在看一场龙舟比赛。看着眼前的一切赵延年撇了撇嘴,他不得不承认,那副甲的确很不错。

    “怎么了?羡慕了?”一旁的温升感觉到了同僚的情绪,笑道:“也难怪,一眨眼功夫,就从一个游徼升到了建武都尉,这升官的速度,这姓蔡的不会有女儿在雒阳皇宫吧?”

    “不过是个杂号都尉罢了!”赵延年冷哼了一声:“你也是在军中待过的老人了,别说这种没见识的话!”

    “那也是自领一军的都尉呀!”温升弹了下舌头:“你在军中也呆了几十年了,跳荡、先登、踏白的苦活都干过,也立了不少功劳,可就算是这杂号都尉的边,也没挨着吧?”

    俗话说实话最伤人,饶是赵延年铁打的汉子,听了温升这番话,也着实有些顶不住了。按说应奉给蔡不疑这个建武都尉是让他领着临时募集来的亡命少年前头当炮灰的,也算不得什么好差事。可问题是十八层地狱下还有第十九层,赵延年当初在军中更危险更辛苦的差使不知道干了多少,可到头来也就捞到一点赏赐和那个不值钱的爵位。

    究其原因和汉代的军政制度有关系,在两汉的军政制度里,郎官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简单的来说,如果一个人希望在两汉时期在军队和政治上有所发展,那他就一定要能出任郎官,郎官是两汉时期从底层官吏向中上层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什么是郎官呢?简单的来说,就是君主的侍从。从刘邦为汉王开始,其身边就有一群侍从,有议郎、中郎、侍郎、骑郎等等,他们不但是天子身边的侍从、护卫、参谋,还是刘邦本人直属的武装力量,比如著名的郎中骑兵,就是全部由郎中组成的。

    汉朝建立之后,天子身边的郎官身上的武装力量色彩渐渐淡化(但不是消失),郎官们在天子外出时作为车骑仪仗,在长安时守卫宫殿门户,还要随时备帝王顾问差遣。久而久之,郎官们就成为了天子身边的人才库,要想出任军政长官,先得出任郎官也就成为两汉时期的政治铁律。

    那要如何才能出任郎官呢?西汉初年主要是以任子(因父兄功绩得保任授官者)、赀选(以有相当财产得任官资格者)为充任,后来武帝从董仲舒议,始使郡国每年保荐孝廉为郎中,后来还可以向天子上书谏言、中央或者地方高官的子侄后辈、太学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这几种方式获取。不难看出,要想出任郎官,要么家里有钱、要么长辈做官、要么读书特别牛逼、要么父兄辈立下大功。

    像普通士兵想通过军功升迁到校尉、都尉、将军、中郎将一类的中高级军职,几乎是不可能。而像蔡不疑虽然没有当过郎官,但首先他是一方土豪,家中又有资财,所以能拉得起

第73章 回来(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